PCLADY首页 > 专题 > 正文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2014-02-14 17:10 来源:pclady 作者:张倩忆 责任编辑:佚名

  导语:一个偏瘦的日系潮流“大叔”,看的出他擅长设计,看不出他是本帮菜厨艺高手。他自创了一份独家定制的面,每月只产一吨,来不及买的下回请早。他不太喜欢被称作美食家,不曾做过那些看起来精致、吃起来复杂、盆大量小的高端菜,他只喜欢下手最最适合家宴的家常菜。他就是上海地道食客:管家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人物

  网名:管家的日子

  现居地:上海

  星座:水瓶座

  身份:服装设计师、美食家、咖啡店主、狗粮烹饪家……

  私人定制:管家的面

  爱好:旅行

  喜欢的地方:日本、清迈、夏威夷、鲁日、巴塞罗那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简介:名叫管家,当然是那种把日子过得舒坦的人。只不过人家是到时间吃饭,他是到时间做饭。饶有兴致为自己料理三餐,从不觉厌烦。其实,他最爱给自己的爱犬“少爷”当管家,羊排、鸡肉、小馄饨,把宠物料理做的如同成人正餐,是为一绝。他常说口味是个人化的,不要因为自己不爱吃就随便挑剔别人家的食物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食物是一种情感的维系

  比起食客,管家看上去更像一个艺术家,因为关于他的经典画面是一个人、一条狗和手里的一杯咖啡。午后,他经常去一家相熟的咖啡店,遛遛狗顺便用相机记录下生活。他曾经在豆瓣写过一个颇具人气的美食专栏,文字细腻,好像他做的每道菜都能讲出一点故事。在他看来,食物的功能不仅仅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,更可以作为一种情感的维系,味觉可以唤起很多曾经的回忆,传达言语以外的感情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Q:管家老师是从小就热爱烧菜吗?

  A:我是从爸爸去世,要照顾妈妈生活的那段时间才开始学习做菜的。我爸爸厨艺很好,家里几乎不用妈妈做饭。长大后,当我慢慢吃着儿时的家常菜时,会回忆起小时候一家人吃饭的情景。

  Q:您和爸爸谁的厨艺更好些?

  A:我的厨艺没法和爸爸比较,因为有太多情感的东西在里面。我至今能清楚地回忆起咸菜豆瓣汤、萝卜炖淡菜等等这些爸爸擅长的菜肴,自己每次做到这些菜时都会记起他下厨的场景。

  Q:爱吃是一件很接地气的事,但对吃得要求太高、太挑又容易被人家误认为装逼处女座,您有这样的感觉吗?

  A:是的。生活里,我并不是一个对食物非常挑剔的人。烧菜对一个人味觉的要求非常高,小时候喜欢看大人烧饭,现在外出就餐也喜欢坐在看得到厨师料理的地方。我没有烧过那些惊天动地的菜,就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喜欢的一桌家宴。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太当回事,不批评人家,因为口味是非常个人的东西,没有高低级,一道菜不好吃下次不点便是,何以要指指点点故作高明。

  Q:作为知名美食家有负担吗,会不会到哪吃饭都被人要求评论一番?

  A:其实我真不是美食家,别人把我拉进这个圈子是对我一种期待,其实我只烧自己喜欢吃得菜

  Q:怎样决定下一顿吃什么?

  A:醒过来脑子里想吃什么,就去买点做,想什么吃什么。我从来没有厌烦过烧菜,怕麻烦就煮碗面,人家是到时间要吃饭,对我来说就是到时间要做饭。

  Q:被朋友称作“孤老”,是否感到孤单?

  A:我是“孤老”,周边聚集着一群“孤老”,大家经常来我家聚餐,很热闹。我不能理解寂寞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,因为内心一直很丰富,爱好也很多,每天感觉有做不完的事。我认为寂寞不是一个人生活,而是没有朋友分享情绪。

  Q:做菜会让您开心吗?

  A:会的。我喜欢烧菜给大家吃,然后看着大家吃完。就像一个厨师,无需入席,只要有一杯白葡萄酒在手,和大家慢慢聊天就能打发一顿饭的功夫。大家吃完只要帮我清理干净便可。

  Q:最多一次家中招待几位客人?

  A:17位朋友,我让他们自己带着凳子来家里吃饭。

  Q:那得准备多少时间?

  A:其实不会很久,我做菜调理特别清楚,还能边做边把厨房收拾干净。

  Q:会做些什么菜招待朋友?

  A:我基本只做家常菜。朋友来我家只能尝到七分饱,因为我坚持“少食多滋味”。通常给他们留个念想,下次再尝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管家的面:找到自己熟悉的味道

  和管家老师聊天的时候,隔壁桌的朋友在翻阅一本名叫《味道上海》的书,其中恰巧有一章介绍的是管家家宴,专程前往管家老师家中拍摄采访。没有任何广告,管家的面单纯靠着人跟人之间的口碑传播达到了月产1吨而供不应求的销售状态。他却也不急着扩大产量,因为做面全凭兴趣,不是商业,不为赚钱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Q:健康营养的食物有很多,为何特别喜欢做面?

  A:以前觉得吃面方便,后来又觉得做汤头很麻烦,到头来还是发掘自己最爱那一碗小时候的葱油拌面。

  Q:一周当中,吃面的频率有多少?

  A:一周至少6顿面,偶尔也从日本带点方便面回来吃。

  Q:大多人爱吃,但并不会想到自己去做原料,您缘何会制作管家的面?

  A:因为在外面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碗面。我完全是出于兴趣,从没有想过生意,也未曾料到今天的供不应求。我只是要找到自己熟悉的味道。

  Q:管家的面做法大多源自老上海的味道,是一种怀旧吗?

  A:这是小时候自己一直吃到的味道,也延续着这种情怀。

  Q:当爱好变成了生意,自己还有当初一样的热情吗?

  A:有热情,因为没有压力,面的产量不大,卖完辄止,如果加大产量就要投入更多精力。现在是玩,不是生意,如果发错量就调皮一下跟人打个招呼,大家都知道我是为了好玩嘛,要是一本正经做生意就没那么轻松了。

  Q:有没有想过与别家合作推广?

  A:当别人知道管家的面销量火爆,就有不少供应商希望帮忙推广,而当我不了解对方的时候是绝不会合作的。相反,当我觉得一家食物的口感和制作标准非常精心,也会免费帮助对方宣传。因为不仅仅是周围的人,还有许多网络上的朋友都相信我的推荐,我要对口碑负责。微博上,我至今没有做过一条有偿转发。

  Q:听说您也喜爱日本料理?

  A:我爱吃面,尤其爱吃日本的面食料理,不论是哪一种面我都喜欢。但我有固定光顾的面店,那是第一次去日本涉猎到的美食小店,从此以后每每赴日都会吃上两碗。

  Q:日本面和管家的面哪种更好吃?

  A:面我喜欢自己的,汤则是喜欢日本的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时间富足 随性而为

  出门牵着狗,随身带相机,把生活里平常而温暖的画面分享到朋友圈里,管家的生活云淡风轻。采访的时候,他把刚收到的巧克力分给店里的客人,他说现在旅行的习惯就是不论在哪里都要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大家。都说时间上的自由是最大的财富,管家就完全拥有这份奢侈。

对话管家 美味“家”肴里的情感

  Q:管家老师有自己的事业,为何还能分心做美食?

  A:从2009年创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开始,时间就相对充裕,基本一年中只忙碌2个月便可把全年的工作量完成。不似从前,认为订单越多越好,现在经济上只要能保障生活便可。我从前很急躁,现在已经会慢慢享受生活了。

  Q:为什么要叫自己管家?

  A:以前参加一个俱乐部,大家经常要组织活动,因为我是其中年纪最大的成员,便受到大家的信任为俱乐部管理大小事务,久而久之就成了“管家”。现在身边人都喜欢叫我老头,我自己倒觉得亲切。

  Q: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共有哪些身份?

  A:设计师、美食家、饲养员、狗粮专家。今年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份多了好几重,开始觉得要慢慢做减法。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。现在饭局尽量推脱,应酬能免则免。

  Q:扎个胡子是因为喜欢日系风格的打扮么?

  A:大概是06、07年突然想留胡子,留长了就把它扎起来,于是就变成了一种标志,还蛮有型的。(笑)出去旅游,常常被当做日本人,其实我连日语也不会说。夏、春、秋三季基本都是一身衣服,全部亚麻的材质,穿自己的品牌。我自认可以驾驭白衬衣,家里每年都会备着30件全棉打底衫,因为肤色偏深,所以穿着基本定格在黑白灰三色。我不穿大牌,因为觉得一定要人穿衣,不能衣穿人。

  Q:为什么这么喜欢日本?

  A:因为日本从饮食风味、居住风格、到整体的人文环境都能给到我非常舒心的体验。所以忍不住每隔2个月就要故地重游一次,仿佛另一个情节。

  Q:经常旅行的你有没有想过要写一本书,味觉地图之类的,把各地美食介绍给粉丝?

  A:原先在豆瓣零星发表过一些文章,但觉得自己还没到火候。

  Q:狗的料理好做吗?

  A:很好做,和人的食物一样,只要不放盐就行。现在少爷的食材比我的还好,烧一锅鸡汤,鸡肉归少爷,汤归我。

  Q:能告诉我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吃得健康一些吗?

  A:其实我并没有吃的太健康,只是年纪大了,吃的慢慢少了,一直是七分饱。连少爷的饮食我也控制,小小一份,不能太多。

  手记

  悠悠闲闲的午后,静静马路边的咖啡店约会管家老师,采访就是聊天,脱离提纲散淡地讲些故事,偶尔还低头逗逗桌边的狗。往大了说,我们聊的是一种生活方式;往小了看,不过是听他分享些微故事。都说爱美食的人生性乐观,能在咀嚼中将烦闷与食物一起吞下,然后化成满腹的饱足。好像管家老师就是这样的。

关键词:管家   家宴   

分享到:
热门推荐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 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