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LADY首页 > 专题 > 正文

Margo RENISIO :从艺术中找到幸福的要义

2014-03-27 16:48 来源:pclady 作者:张倩忆 责任编辑:佚名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2

  莫奈真迹零距离接触

  12年前的夏天,上海博物馆举办过一场莫奈画展,虽只有2幅作品,却引来八方观众排队观看。12年后的春天,上海繁忙市中心的商场里再次举办莫奈专题展,55件作品,40副真迹,数量规模史无前例,开幕当天便引起人流拥堵。

 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,来自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的 Marianne 在选择展览设计师时,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 Margo RENISIO。Margo拥有30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对法国国宝级珍品的深刻理解,Marianne觉得她是这次展览设计的不二人选。

  Q:中国大陆的第一次莫奈专题展为何选择在上海举办?在中国工作、生活多年的您对这座城市有何感知?

  A:早在2004年,我在上海、北京和香港三地曾设计过一次印象主义大展。上海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,这里喜欢印象派画派的人非常多,因此整场展出的效果十分到位。当时的策展人Marianne也非常喜欢这座城市,当她决定十年后再做一次莫奈特展时,第一时间找到了我来当设计师,我们因一起布展而建立起深刻的友谊,打算在今天重续辉煌。
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
莫奈画展展厅
莫奈画展展厅

  Q:对前来观展的观众又有什么期待?

  A:我希望莫奈展可以更多地影响到那些三十几岁的年轻人,他们处于人生的冲刺阶段正在忙于打拼事业、组织家庭。这些人平时可能没有时间去美术馆感受艺术,而借由莫奈的这些画作,希望他们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,驻足观望一会,体会出宁静的力量,并且找到生活里的幸福。

  Q:本次展览将55件作品按5大主题成列,为何只有2个展厅?

  A:本次展览是有5大主题,但我们只选了2个展厅,将5个主题重新整合。大家都知道莫奈的花园非常有名,这次的展出是以这幅作品为分界点,将画作分成花园前和花园后。第1个展厅里的作品可归纳为莫奈筹备花园的时期,包括他在各地旅行时的创作。第2个展厅则是他完成了花园以后,以及同时期的其它创作,里面成列的作品许多是以“花”和“水”为主题。

  Q:这次展出的作品数量非常惊人,其中更不乏52件首次来沪亮相的大作,以您的布展经历来看,预计它会产生怎样的反响?

  A:展览一定能让观众赏心悦目。我觉得很多上海人非常忙碌,莫奈的画展里有一种凝固的幸福,能让他们停下脚步好好感受。在我看来,他的画中甚至有一些中国情结。莫奈笔下的河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,在我看来与中国人理解的“逝者如斯夫”非常接近。大家一定会非常喜欢。

  Q:除了画作,观众还能看到3件大师的贴身物品,您觉得眼镜、烟斗和调色板这些东西代表了什么?

  A:这3件随身物品都是精心挑选的,画板对于画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记录着画作诞生的过程。而烟斗是一个属于莫奈“私人订制”的物品,莫奈从小就爱使用这种用陈年的泥土制作而成的烟斗。眼镜也是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的工具,莫奈晚年患有非常严重的眼疾,它陪伴着莫奈创作出了和早期完全不同风格的佳作。可以说这3件物品记录了莫奈的一生。

提示:键盘也能翻页,试试“← →”键

关键词:莫奈展   Margo   睡莲

分享到:
热门推荐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  回到顶部